8万亿元带来自豪更应带来实惠
来源: 中国消费者报
2010年6月30日
字体:

  ■毛建国
   数据显示,今年前5个月全国财政收入35470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加8362亿元,增长30.8%。这一数字比去年前6个月的收入还要多2000亿元。照此估算,今年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总额将突破8万亿元(据6月27日《扬子晚报》报道)。
   财政收入是经济形势的晴雨表。8万亿元意味着我国紧随美国之后成为全球第二大财政收入经济体。这充分表明,我国不仅率先走出国际金融危机,而且在后危机时代取得了先发优势,值得我们自豪。这种自豪,既是爱国心的体现,又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基础。然而,笔者认为,8万亿元在让国民为之自豪的同时,还应给国民带来更多实惠。
   上月,全国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“我国劳动报酬占比连续22年下降”。“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,在1983年达到56.5%的峰值后,就持续下降,2005年已经下降到36.7%,22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”。虽然随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发表看法,认为劳动报酬占比被低估,但一个可以肯定的事实是,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实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。
   还有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,我国财政支出中的公共福利支出比例不高。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,是我国的行政支出远远高于西方国家。据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统计,2007年行政事业单位工资、医疗、退休、公车、公务招待和办公经费等等,总计为29425亿元。当年,对行政事业单位投资为8104.8亿元。一般性开支和投资开支,是政府预算内收入的75%,占全部政府实际收入的44%。而在日本,行政公务开支占全部预算比例大体在2.5%左右,美国在15%左右。
   实事求是地说,这些年来,国民从财政收入的增长中获益不少。但以上数据也在提醒我们,国民受益还有提升空间,还可以继续扩大。
   就收入而言,或许我们不能要求财政直接给国民发红包,但既然财政收入处于高速稳健增长状态,那么适当改变财政收入构成,还是可行的。此前,舆论一直热议个税收入起征点调整。但议论来议论去,始终停留在议论阶段,不见有实质性进展。8万亿元的财政规模说明,国家可以适当让利于民,财政有能力进行收入分配改革,从公共福利角度,适当提高民生投入,压缩行政支出。即使说压缩行政支出难度大,但在新增财政收入中保证民生投入,应该不难做到。今年前5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就比去年同期增加8362亿元,如果新增收入的一半能用于民生,那将使许多方面产生显著的变化。如果8万亿元在给国民带来自豪的同时,还能带来更多的实惠,那么,8万亿元带来的自豪感才会更加深入人心。

版权所有:CN315.NET